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砼闻天下 » 正文
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的试验室管理
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的试验室管理
来源:砼商网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Sep 20, 2021 阅读次数:572 收藏 打印 

预拌混凝土市场日趋成熟,预拌混凝土质量和年生产量也逐年提高和扩大。但是在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和生产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各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而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的试验室作为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在混凝土生产中承担着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重要任务:除了承担着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优化、混凝土的各项试验及相关技术质量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在生产施工过程还要做到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沟通和质量控制、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混凝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工作。所以,为促进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水平的提高,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加强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的特点

试验室作为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不仅承担着对本企业的试验检测工作,还需根据工程混凝土的特点,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关混凝土质量检测数据,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所以试验室必须获得企业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保证其试验检测工作能独立运行,不受企业其它因素的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和公证性。

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取得相关检测资质,才可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检测工作。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作为单位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管理的好坏和工作流程是否流畅运作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根据从事的检测业务范围进行合理的人员和设备配备,对试验室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从而才能达到保障混凝土产品质量,合理使用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增进企业效益的目的。

2试验室管理要点

2.1人员

2.1.1人员的配备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技术人员的配备做出了要求,企业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试验室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进行配备。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在《预拌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评估规范》中对检测从业人员的人数进行了规定,要求对完成搅拌站所有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矿粉、骨料、外加剂)检测和混凝土项目检测的持证数不少于11人。而目前大多搅拌站根据各自生产特点试验室人员配备在7—10人。人员配备较多,有利于试验工程的细致开展,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人员配备较少,很多检测工作会出现身兼数责的情况,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和失误。人员的配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目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能力大多分为年产20万立方、30万立方及40万立方几种。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原材料和产品检测数量也随之增大。试验室人员的配备应能保证所有检测项目按期完成,可按以上生产量分别以不少于8人,11人及12人配备。

(2)检测项目开展的范围。每一检测项目的开展应保证有专人负责,考虑有些检测项目在试验方法的应用中有一定通用性,对材料性质相似的原材料检测可以安排一人负责两到三项检测项目。同时,试验室人员还担负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些需要由检测人员以外的生产当班试验人员完成。可按表1进行配备。


(3)试验室管理的形式。试验室主任一般由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负责人担任,生产任务量和检测数量较大时可配备检测小组班组长进行分组管理。

2.1.2试验室人员的技能培养

商品混凝土企业大部分技术人员都集中在试验室,试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影响重大。试验人员除要求持证上岗外,一般应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试验人员的培养:

(1)针对各试验人员所学的专业和特长,对工作进行分工,充分发挥其所学知识。并对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分析其优点和不足,进行指导和培训。

(2)开展技术质量分析会议,了解混凝土的新知识,新技术。组织QC技术攻关活动,提高试验人员的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

(3)组织试验人员与其它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或对一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进行参观,积极获取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信息。

2.2设备

2.2.1设备的配备

检测设备的配备应能保证所有常用检测项目试验的完成。对预拌混凝土涉及到的一些选择性检测项目或非重要控制指标,有的是根据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较长周期的检测,有的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要求检测。它们的检测频率不高,一般每季度检测一次或混凝土质量有要求时才需要检测,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试验,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粉煤灰的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矿粉的密度、比表面积等检测,可委托一些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完成。不需要按照预拌混凝土生产所需的检测项目涉及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部购置。送有对外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费用不高,但如果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由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自行检测,设备的购置费用和检定、维护费用很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2.2设备的管理

(1)设备的布置和使用

设备的布置应科学合理:噪声大、振动大的设备应尽量远离精密设备和办公室;同时还要考虑工作的便捷性,一个检测项目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尽可能地集中安放。

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检测人员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可通过学习设备说明书,进行相关的上岗操作培训,制订设备操作规程等手段保证试验人员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应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留档保存,对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操作规程上墙张贴,方便随时对应查看。

(2)设备的维护和检定

设备的维护可采取谁使用谁维护的管理方式,制订出设备保养计划,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不需设置专人管理。一般修理可由企业生产部的机修人员完成,不能自行完成修理的联系生产厂家报修。

设备仪器的检定在试验检测工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直接关系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如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在保证仪器设备准确度的同时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应根据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试验室测量设备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试验室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建立试验室的设备管理台帐,并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重要性、使用频率、质量的可靠性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设备检定计划表。对重要及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采取一年或半年的间隔进行检定。其它设备可延长检定周期,通过比对,自行校核等措施保证该类设备的准确度。这样既能保证仪器设备测量的准确性,又能合理的降低成本。

2.3原材料检测

普通预拌混凝土一般采用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粗、细骨料等六大材料作为预拌混凝土的主要组分。其中水泥的强度值、粉煤灰的细度、矿粉的活性指数、外加剂的减水率、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等都是影响预拌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及时准确地对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混凝土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才能对混凝土质量起到有效控制作用。而在这些原材料中,粉煤灰、外加剂、粗细骨料的相关性能指标可以在1~2天内检测完毕。而对水泥的强度及矿粉的活性指数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需要3天、7天和28天时间。由于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连续性,往往不能等到检测结果出来即将用于生产。只有通过制订合理的检测流程和管理办法来控制原材料质量,才能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根据水泥等材料的检测指标的特性,主要按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原材料检测和管理:

(1)粗、细骨料主要控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等质量指标。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的检测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这几项质量指标可以结合目测和实际检测的手段控制,检测和管理流程见图1。


(2)应用于预拌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的检测试验可以在试验的当天完成,应在检测合格后用于生产。

(3)水泥强度及矿粉的活性指数分别需要3天、7天、28天的检测数据。对于这类材料,第一次使用应参考厂家提供的原材料质保书,水泥须完成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和3天强度检验,经检验合格,且通过3天强度对28天强度进行推定可以用于生产。矿粉需7天活性指数检定合格才能可以用于生产。

对于由同一厂家供应,生产质量比较稳定的水泥,可采用图2的检测流程和管理方法,既可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生产的连续性,又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泥质量。

2.4混凝土质量控制

2.4.1配合比控制

试验室应根据不同的材料使用情况,设计出满足不同的施工部位、坍落度以及不同施工季节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企业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和原材料波动情况,保留一定富裕值的强度设计值。

2.4.2生产过程控制

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试验室协同企业的其它部门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生产计量的确认,生产配合比的调整,混凝土的取样检测及样品留置等。由于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按批次进行检验,而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往往是超过一个批次。即使在同一批次的原材料中,也有可能因为原材料的均质性问题引起质量的变化,从而对混凝土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等,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变化及时进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调整,保证混凝土质量。应制订一套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程序,见图3。


2.4.3施工过程控制

由于混凝土产品的特殊性,商品混凝土质量合格的评定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生产企业混凝土留样试块检测结果;二是施工企业现场留置试块检测结果;三是工程实体质量。通过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协同其它部门加强对原材料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管理,可以对出厂前混凝土质量进行较好的控制。但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现场试块养护室的养护条件,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条件,以及现场的温湿度,浇筑后的养护情况等诸多复杂的因素都会对现场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组织技术人员与施工方做好技术沟通。大方量混凝土或重要工程浇筑前应提前制订混凝土供应方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环节做好技术交底。避免因某一环节的失误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

2.4.4质量分析

试验室应定期对原材料情况,混凝土质量及配合比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原材料变化情况,混凝土性能变化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达到混凝土配合比既能保证质量又能经济合理的目的。试验室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质量分析:

(1)依据《混凝土强度检定评定标准》(GB107)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分析企业的生产控制水平。

(2)根据《常规控制图》(GB/T4091)对混凝土质量波动情况进行分析。

(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重新设计符合企业生产水平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公式。

2.5技术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管理是试验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验室应安排专人对试验资料定期进行收集整理。试验室应对原材料、混凝土试验资料按日期、类别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写索引,以备查阅分析。

3总结

商品混凝土的内部试验室管理工作是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试验室的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控制生产成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搞清楚管理思路,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时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积累经验,才能真正保证试验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