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享誉全球的工程机械展德国bauma在中国的延伸,bauma CHINA早在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从第一届展会的400家展商、30000名观众,到现在的3000多家展商与20万观众,无论是二十年的“时间”,还是30万平米的“空间”,里面有着太多的故事。而这些和展览会相关的故事,见证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面对变迁,所做出的思考和努力。
今天面对国际形势持续发生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们静下来回望这些年bauma CHINA展会上企业的发展,清晰看到我国工程机械国际化道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工程机械开始出口,彼时工程机械技术水平较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加之销售渠道少,出口量极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大工程机械企业,如三一重工、柳工等,都开始将国际化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就此开始。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从2002年起陆续开始国际化之路。从出口、到海外建厂,再到跨国并购,近十年的国际化进程与日本工程机械的国际化道路不乏相似之处。bauma CHINA恰好在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
2012年起,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开始了跨国并购之路。对工程机械领域知名企业的并购,一方面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在考验着我国企业文化融合的能力。各企业通过核心人员引导,加强国内外团队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收购企业人员的融入感,也慢慢提高自身的文化管理水平。回首bauma CHINA 2012,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N1馆全馆全系列产品展出,开创了中国展览史上一家企业一个整馆的先河,其展馆中西结合的完美展示再度提升了bauma CHINA国际化的展示理念。▲bauma CHINA 2012 卡特彼勒展台
经过这些年国际化战略实施之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占比收入逐年提升。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内需不足,公司整体收入呈下降趋势,海外业务较国内业务要更加平稳,为企业分散了风险,提高了盈利水平。
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首次被提出。十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大舞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旨在深化各国和各地区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政策和民心方面的互联互通,其中尤以民心相通为重。
据测算,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的基建需求规模每年约达1.1万亿美元,乐观假设下甚至可达2万亿美元。中国全建筑供应链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所带来的潜在基建机会,承包商(建筑企业)、原材料供应商等在未来十年会有更多发展。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深化,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提速,以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柳工、山河智能等为代表的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龙头踊跃出海,融入、扎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建设中。
在架桥修路、挖隧开矿等基建工程上,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龙头“无所不能”,助推当地逐步“旧貌换新颜”。同时,它们还直接参建水源工程等惠民项目,解决当地就业,培养当地管理层及工人,坚守本土化发展并“授人以渔”。
与此同时,在国际化战略下的中国企业不能忽略国内市场。本土重视研发、保持核心部件国产化、正渐入佳境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在产业链尤其是核心配套领域的理解和操作,也已经再深一步。未来重大的技术创新,不太可能只依靠主机制造商独立完成,而是需要数家头部供应商的合作。而正是这样的模式,必将最终颠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稳定许久的配套格局。
市场波动、调整和再度上扬,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先梯队已经初步确立;强者们正在铺开更恢弘的未来版图,以领袖之姿向世界介绍未来的中国制造,将成为超级工厂和工艺再制造的典范。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重磅消息,也是在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开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清零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相信新型工业化也将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一场变革。
2024风云际会,再度逐鹿上海滩,bauma CHINA作为行业风向标盛会,肩负着帮助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向全球展示自我,获得问鼎制造桂冠的使命。展会由慕尼黑博览集团、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携手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bauma CHINA展位预订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展位申请数量已过半,立即加入!
2024年11月26-29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bauma CHINA邀您集结上海,共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