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4时起东南部接连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得知消息后,中联重科、徐工、三一等工程机械企业立刻组织救援团队和挖掘机设备赶往灾情严重地区。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企业也连夜发出消息,要求附近国家及地区服务点做好准备,积极响应救援任务。
瞬间响应任务、快速抵达现场、火速展开营救的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和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构造了一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敏捷型全球化供应链,在灾害面前彰显中国人道主义立场和中国制造力量。
万里驰援只为生命至上,于患难处伸援手、现真情,致敬前方救援英雄。
地震发生后,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在不到半小时内接到中国总部发来的消息,立即派出由专业服务工程师、机手组成的救援团队,携带灾区急需的电热毯、应急药品、食品等物资,与首批5台挖掘机设备连夜启程,赶往灾区。16个小时狂奔1000多公里,从伊斯坦布尔一路穿越暴风雪和道路封锁抵达哈塔伊省受灾现场,成为最早抵达灾区现场的中国救援力量之一。
随着救援行动有组织有序开展,中联重科参与救援的力量也不断壮大。目前,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已有挖掘机、履带吊、汽车吊等多种类型的中联重科设备参与救援。截止到2月10日,经过三天三夜的持续奋战,中联重科救援队在哈塔伊省已救出30多名被困者。
除了丰富的救援经验和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中联重科完备的应急救援体系也为此次救援行动提供了强大保障。据了解,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中联重科的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得到完善,通过物联网等方式联动附近客户一起参与救援也成为中联重科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一项传统。此后,在各种灾害的应急救援过程中,中联重科的重型装备都是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救援。
徐工设备集结多方联动
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徐工立刻响应。截至2月9日,徐工已有50余台设备,近百人救援团队全力救援,徐工土耳其救援团队已成功救出被困民众40余人,救援设备总量也由当地时间2月6日的20余台,增加至50多台。
据了解,继首批救援物资运送至灾区后,当地时间2月8日,徐工土耳其公司和当地经销商再次筹备的毛毯等大批救援物资也已发往灾区,星夜驰援。同时,徐工已与先期到达的中国救援队取得联系,为下一步救援行动全力提供服务保障。
三一携手国际力量全力救援
面对土耳其突发灾情,三一集团和当地代理商迅速开展抗震救灾行动,并成功救出多人。2月7日16时许,由三一东南欧大区组织的救援队12位队员分别抵达土耳其的阿达纳市和安卡拉市,进行救援筹备。在三一集团旗下普茨迈斯特、各主机事业部的紧急调度下,1台三一60吨越野式起重机和2台23.5吨、1台6.5吨挖掘机率先抵达灾区,第一时间投入当地救援。7日晚上20点,普茨迈斯特完成了首批救援物资采购,包括搜救设备、药品以及200多套防寒衣物等,并立即起运灾区。
在国内,三一集团联合三一基金会,抽调2位结构坍塌救援专家从首都机场飞赴灾区,于2月9日抵达。
作为第一支与中国救援队对接上的企业救援队,三一救援队全力配合救出4名幸存者,并积极帮助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目前,随着中国救援队即将撤离,现场的搜救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步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三一设备仍在源源不断向灾区运送,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力量。目前,三一在灾区投入的设备总数已超过100台,包括40台挖掘机、10台起重机、10多台服务车。
在救灾现场,三一基金会结构坍塌救援专家宋喜媚、贾英男出谋又出力,一刻不停投入生命救援。此次救灾,他们随身携带100多斤重的生命支持EMS、通讯及照明等装备,以随时提供技术支援。
在紧张的生命救援同时,三一救援设备还对灾区损坏的燃气管道、高压电线进行抢修,清理倒塌路灯、房屋、树木等,以尽快恢复灾区燃气、电力和交通。
柳工紧急向土耳其空运6500多kg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包含帐篷、毛毯、睡袋等,支持地震救援工作。
除此之外,柳工906E、915E、922E、925E、930E挖掘机以及 856H、890H装载机等数十台设备正奋力参与灾区紧急救援工作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浙江鼎力于震后第一时间紧急采购2000余件冲锋衣、毛毯等大量御寒物资,并组织相关部门在周末期间全部完成装箱,所有物资已在2月13日发出!
震后,潍柴土耳其公司自发筹集捐赠米、面、水、油、衣物等应急物资,同时联合当地客户捐赠发电机组。
后续,潍柴还将继续调配资源,支援灾区救援、重建恢复。